《浅谈基于VCS+VVR+GCO组合的数据容灾方案》要点:
本文介绍了浅谈基于VCS+VVR+GCO组合的数据容灾方案,希望对您有用。如果有疑问,可以联系我们。
容灾技术以往只有在对信息数据特别敏感的金融和通信领域应用,但随着容灾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信息数据的重视层度的提高,整个信息市场也就对灾难场景下业务系统的快速恢复和数据保护提出了需求.现有的容灾技术包含以下几类:
1. 基于硬件平台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如IBM PPRC,EMC Mirror View,Netapp SnapView等;
2. 基于卷复制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如Symantec VVR;
3. 传统备份软件厂商提供的数据异地备份和容灾解决方案,如Symantec NBU,IBM TSM,Commvault Simpana等;
4. 新兴的CDP(数据持续保护)厂商提供的数据异地容灾方案,如飞康,Recover Point;
5. 针对某种应用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如针对Oracle 的 Golden Gate、DSG RealSync.
不同类别的解决方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里要介绍的是基于卷复制的容灾,由于其基于逻辑卷复制,因此该方案能更好的兼容硬件,方案更通用.对于异地容灾,VVR是需要结合VCS集群软件并开启GCO(Global Cluster Option)来实现.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VVR+VCS+GCO组合的异地容灾:
软件选型:VCS+VXVM,标准的SFHA套件,但在购买SYMANTEC LICENSE时需要包含GCO/VVR功能.在LINUX平台建议采用5.1SP1版本或以上.
组件功能和特点:
1. 逻辑卷必须使用VXVM
2. 需要做数据容灾复制的节点上,需要额外划分SRL卷,SRL卷用于将逻辑卷的变化缓存起来,然后由于RLINK通过数据复制链路更新到容灾节点上.
3. VCS和GCO则用于控制生产站点和容灾站点谁启用RLINK往对端复制数据,从而实现两个站点在不同的灾难场景下可以互相复制数据.
编外:数据容灾是个系统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其涉及操作系统、卷、文件系统、集群乃至硬件.就VVR中的SRL,RVG,RLINK就足以长篇大论一番,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对每门技术做详细深入的讲解.
转载请注明本页网址:
http://www.vephp.com/jiaocheng/4734.html